南戏故里走出的那些戏曲大家

2023-08-15
新闻来源: 云南省温州商会
查看次数:2287

南戏是百戏之祖,温州是南戏故里。在这片土地上,诞生了我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——南戏,深刻影响我国民族戏曲形式的发展。

温州也是戏曲大家辈出之地。如元末明初戏剧家高则诚,由他创作的《琵琶记》代表了南戏的最高成就,被誉为“南曲之祖”。在高则诚之前,南戏是明代戏剧家徐渭口中的“村坊小曲”“里巷歌谣”。《琵琶记》是南戏史上第一部由知名文人参与创作的戏文,曲文清丽、结构巧妙,具有里程碑的意义。难怪朱元璋览后发出赞叹:“四书五经,布帛菽粟也,家家皆有;高明《琵琶记》,如山珍海错,贵富家不可无。”自此,大批有地位、有文化的文人参与戏剧创作,南戏从此进入雅俗共赏的新境界,兼具戏剧性和文学性。

进入现代,温州又走出了郑振铎、王季思、董每戡等多位戏曲研究大家,可谓群星熠熠。

郑振铎:现代戏曲学开创者之一

郑振铎(1898-1958),笔名有西谛、C.T.、郭源新等。他祖籍福建长乐,出生于温州城区乘凉桥,曾就读于永嘉第一高等小学、浙江省立第十中学(今温州中学)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郑振铎先后担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长、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、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、文化部副部长等职。1958年10月,他在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途中,因飞机失事殉职。

▲郑振铎先生

郑振铎是我国现代学术史上文史兼通的大家,被誉为“文化全才”,是我国现代文学家、文学史家、戏曲学家、文献学家、艺术史家、翻译家、编辑出版家、藏书家和社会活动家。

郑振铎是中国现代戏曲学的开创者之一。他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戏曲研究,30年代曾在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戏曲史,直到临去世前还在撰写《古本戏曲丛刊》第四集的序言。他在戏曲古籍的搜集、保护、校勘和出版,戏曲史学研究和戏曲史教育方面,都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
       ▲《古本戏曲丛刊》内页

郑振铎是闻名世界的藏书家,在对戏曲古籍的搜集、保护方面不遗余力。当时的学者曾感慨:“从徽州、苏州、扬州、浙东等地流到上海的杂剧传奇中的精本,十之六七都归西谛所有。”他去世后,亲属把将近十万册藏书全部捐赠给北京图书馆,其中以戏曲、小说、版画书为最。郑振铎也表示自己“于诸藏家不甚经意之剧曲、小说与夫宝卷、弹词”“所得独多”。因工作关系,他还组织并参与了多次“国家级”收购,如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戏曲总集《脉望馆抄校本古今杂剧》等。他还积极促成戏曲古籍的出版,由他主持的《古本戏曲丛刊》于1954年起开始陆续刊印,是迄今规模最大的古代戏曲丛书,为戏曲学研究的全面展开奠定坚实基础。

郑振铎在戏曲史学研究方面也很有建树,他将古代戏曲正式带入了文学史视野,对20世纪戏曲研究格局产生很大影响。他的名作《插图本中国文学史》被公认是“新中国成立最好的一部文学史专著”,书中一反传统,最早把历来不为文人所重视、被正统文学视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“俗文学”——戏曲、小说、弹词、宝卷、变文等,以三分之一的篇幅写进了文学史。郑振铎以其独到的眼光为包括戏曲在内的“俗文学”正了名,提升了其文学史地位。

1931年起,郑振铎任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校中文系教授,主讲中国小说史、戏曲史以及比较文学史。

▲张协状元剧照

在对诞生在温州的“中国第一戏”《张协状元》,郑振铎首次将其主题概括为“叙张协富后弃妻事”,并对该剧的编创年代和地点提出见解认为:“‘占断东瓯盛事’云云,则编者似并为温州人,正和最早的戏文《王魁》《王焕》出于同地,也许竟是出于同时也不一定。”

王季思:戏剧研究泰斗级人物

王季思是继王国维、吴梅之后我国著名的戏曲史论家与文学史家。

▲《西厢记》

他是中国戏剧研究泰斗级人物,先后主编《中国文学史》(与游国恩等合作)以及《全元戏曲》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》与《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》等,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。特别是在《西厢记》的校注与研究方面,开一代之先河。他曾任中国古典戏曲学会会长、中国韵文学会会长、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等职。1981年11月,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中国古代文学专业首批博士生导师。

▲王季思

王季思(1906-1996),名起,出生于温州郊区梧田上田村(今属瓯海区)一个书香门第。他自幼熟读经史子集,13岁小学未毕业即考入浙江省立第十中学(温州中学前身)。

王季思出生在温州,小时候耳濡目染产生的浓厚兴趣,对他日后的戏曲研究有着深远影响。“我后来在研究古代戏曲的道路上走了几十年,是与童年时期的爱好看戏有关”。他在自传文章中提到,“温州是我国宋元南戏的发源地,长期以来就流行昆腔、乱弹、高腔等戏曲。即使只有二三十户人家的自然村,每年也有二三次社戏的演出。连合邻近几个村子,有的人一年可以看到十几次的戏。……可以说他们是我学习古典戏曲的启蒙老师。”“考进中学以后,寄宿在校里,管理比较严。可是听到有昆腔或京剧演出,仍时常和几个不大用功的同学偷偷地到校外去看戏。”

1925年,王季思考入东南大学中文系,师从戏曲大师吴梅教授。吴梅是中国最后一位能用元人曲律写作杂剧的戏曲作家。著名学者浦江清说,“近世对于戏曲一门学问,最有研究者推王静安先生与吴先生两人。”吴梅很赏识王季思,在一次作业后批道:“自万里(赵万里)、雨亭(孙雨亭)、维钊(陆维钊)去后,复得斯才,我心喜极!”

80高龄之后,王季思依然亲自指导博士研究生,主编《全元戏曲》。《全元戏曲》是王季思晚年最重要的学术成果和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学术贡献之一。《全元戏曲》第一卷出版后,王季思欣然赋诗:“半生心力付金元,一代精英继宋贤。燕赵才人萦旧梦,永嘉南戏有新编。”

董每戡:戏剧史研究大家

董每戡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戏曲史专家、戏曲理论家和剧作家,有《中国戏剧简史》《西洋戏剧简史》《五大名剧论》《〈琵琶记〉简说》和 《〈笠翁曲话〉拔萃论释》等重要著作留世。学界评价董每戡为“在中国前期话剧的编、导、演领域和中国戏剧史研究领域都作出突出贡献的学者”。

▲董每戡

董每戡(1907-1980),原名董国清,又名董华,永嘉三溪横屿头村(今属瓯海潘桥)人。董每戡早年就读温州艺文学堂,后入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,在瞿秋白影响下加入共产党。1929年,他先后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、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和左翼文化大同盟,从事革命文艺活动。创作了不少剧本,其中《C夫人的肖像》尤为引人注目,演出时曾轰动上海剧坛,深受鲁迅和郁达夫等人的好评。抗日战争爆发之后,董每戡在湖南长沙开展救亡运动,任一致剧社社长兼编导,与大道剧社的田汉并肩战斗。

▲《永远的南戏乡亲——董每戡纪念文集》

1943年,董每戡先生转入教学工作。1953年,他到中山大学中文系任教,并在全国首开中国戏剧史课。有研究者指出,转入戏剧研究后,在王国维注重史实考证、吴梅强调戏曲唱腔之外,董每戡另辟新径,从舞台艺术角度出发,强调“戏曲,主要是戏,不只是曲”。董每戡的戏曲研究以浓烈的舞台意识为其剧学核心,并以此为指导展开对中国戏曲起源的论争。

▲《琵琶记》剧照

董每戡对高则诚《琵琶记》、李渔的研究,在学术界独树一帜。完稿于1955年的《〈琵琶记〉简说》,是我国第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“剧作研究”的论著。1956年6月,中国戏剧家协会邀请全国各地专家学者,在北京举行古典剧本《琵琶记》讨论会。董每戡率先提出“就戏论戏”说,在1950年代中期,为我国文学界、戏曲界在“如何评价《琵琶记》”的疑惑和困境中,提供了肯定《琵琶记》的思想意义与学术价值的全新理论依据。讨论会结束后,董每戡从北京返温探亲,受当时温州市图书馆梅冷生馆长邀请,在中山公园中山纪念堂举行《琵琶记》专题讲座。


来源:学习强国温州学习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