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玉溪市通海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沉浸式旅游示范区建设项目
项目综述 | 1.项目名称 | 玉溪市通海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沉浸式旅游示范区建设项目 |
2.所属产业 | 文化旅游 | |
3.建设地点 | 通海县城 | |
4.项目简述 | 对通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建筑和古民居进行保护修缮,对古城历史街巷建筑立面进行风貌提升改造,对古城核心区沿街业态进行规范升级,依托通海历史文化资源,做优清秀通海、手艺通海、文润通海、夜色通海、美食通海五大特色,将通海古城打造成为沉浸式旅游主题街区。 | |
项目实施背景 | 1.产业政策 | 项目符合国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向和相关政策要求;符合国家、省、市、县产业发展政策。 |
2.上位规划 | 已完成《通海县“十四五”文化旅游发展规划(2021-2025)》《通海县城市总体规划(2017-2035)》《通海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(2021-2025)》《通海县城市更新方案》等。 | |
项目建设方案 | 1.选址概况 | 1.项目选址通海古城“旧县”和“御城”两个历史文化街区和通海秀山历史文化公园; 2.历史文化街区范围面积12.7公顷; 3.项目不涉及土地收储和三线。 |
2.建设周期 | 5年 | |
3.投资估算 | 10亿元 | |
4.建设内容 | 规划建设秀山和旧县历史文化体验区、御城娱乐商业区、民族织染厂及太和街夜间消费区三大功能区。 规划用地47.6公顷,建设用地约50亩。依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(2021年3月被国务院评为)和国家AAAA级景区秀山历史文化公园。打造织染、盆景等文创产品生产、交易产业,开展cosplay商演、体验等活动,完善古城历史建筑和古民居保护修缮、历史文化街区风貌提升改造,打造“市井生活体验型”沉浸式旅游示范区。 | |
项目优势 | 1.产业基础 | 通海物产丰富,农业、轻手工业和商业繁荣,市场体系相对完善,资源要素辐射半径大,经济发展触角延伸广,全县常住人口28.99万人,是云南省除昆明市区外的人口高密度区,为文化旅游产业长远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。2021年,通海全县共接待游客450.15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38.17亿元。 |
2.资源优势 | 通海旅游资源分布广泛,覆盖通海县全域,类型多样,素有“秀甲南滇”“礼乐名邦”“冠冕南州”美誉。涵盖国家级或风景名胜区、湿地公园、森林公园多种类型资源,品质优良,景区景点多元;人文上,宗教文化、红色文化、佛教文化、道教文化、民俗文化极具特色与优势,遗址遗迹、特色村镇、乡村遗产与建筑景观众多,2021年通海县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具有开发潜力。 | |
3.配套条件 | 项目位于通海“山—城—田—湖”核心区,三通一平条件好,可顺利办理项目报批、环评、建设等工作。 | |
4.区位交通 | 通海距离省会昆明137公里,距玉溪49公里;泛亚铁路横贯全境;毗邻昆明、红河自贸试验区;处于玉溪“三湖”流域核心旅游区,配套交通条件十分便利。 | |
5.发展机遇 | 通海县正在全力打造“三区一窗口”,明确要将文化旅游和健康服务业打造成为百亿级产业,为通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沉浸式旅游示范区建设带来重大发展机遇。 | |
要素保障 | 1.生产运营成本 | 用工成本价格:通海县目前最低工资标准1350元/月。 |
2.原料供应成本 | 原料供应较低 | |
项目政策保障 | 1.营商环境优化 | |
2.省/市/区县/园区等企业投资可享受的各级财税优惠政策 | (1)《玉溪市重点产业投资促进优惠政策(试行)》 (2)重大项目按照“一事一议”、“一企一策”的办法 (3)严格执行省、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优惠政策 | |
效益分析 | 建成后主要通过沉浸式体验、门票、铺面出租、手工艺产品销售、培训服务、艺术交流活动、餐饮等产生收益。 | |
招商方向 | 文化旅游 | |
合作方式 | 合作、独资均可 | |
联系方式 | 联系单位:通海县文化和旅游局 项目联系人:旃双丽 联系电话:18108779718 传真:0877-3011787 电子邮箱:3202963109qq.@ |